罗蔼轩: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有着怎样的生态智慧?
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有着怎样的生态智慧?
作者:罗蔼轩
自然生态是安放人类生命的家园、维系人类发展的根基、激扬人类文明的源泉,关系着人们吃的每一口食物、喝的每一口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走的每一步路。
长河汤汤,炬火盎盎,对自然的尊重热爱,对生态的珍惜保护,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基因“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承载着中华民族永续传承“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希望。
一、儒家,以“天人合一”陈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儒家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天地自然化生并养育万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应该同自然规律相协调,在提升人类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致一。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宇宙万物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人类应善待万物并与之和睦相处。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富塁、鱼鳖、鳅鱈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人不能无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味追求征服自然,而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并尊重和遵循的自然规律发展生产,让大家“有余食”“有余用”。
“以时禁发、取之有度”,“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自然万物合理的养护和运用,方能使其生长茂盛、繁衍不息,进而满足人们持续生存繁衍的物质需求。
二、道家,以“道法自然”表述人对自然朴实无华的珍爱
道家言,“天人同源”、“物我为一”,万事万物不是孤立存在,不是没有联系,而是通过“道”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且“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人类活动要与道相统一,与天地万物相协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无为而治”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胡乱作为”,而是要“不为”一己私欲私利,立足全局万世,顺应自然规律的进行办理和治理。
要“知止不殆”,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过度开发索取,而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自然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释家,以“众生平等”倾诉人对自然慈悲心行的保护
释家以“缘起论”为其自然生态观之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因缘和合的聚合体,万事万物存在与发展皆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可谓“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存在的价值。
“众生平等”,众生的“自性、佛性”平等无差别,应慈悲为怀,与它们和谐相处。
基于这些认识,关爱自然、清净国土(释家的理想生态国:和谐美好的人间净土国)、善待生命、利乐有情是释家的使命,也是责任。
四、法家,以“正形摄德”诠释人和自然各得其宜的和谐
法家说,“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天地有适合万物生长之宜,对万物无任何偏私,而一视同仁。人以天仁地义作为修养方法,提升德行,则可洞察万物,不让外物祸乱感官心神,而自如处理好自己欲望同自然万物的关系。“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让人的欲望能符合道德的规范,让自然万物能够按照自己的生长周期繁衍生息。
“修火宪,敬山泽、林蔽、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用立法和严格执法的办法来保护自然资源,如制定防火的法令、规定砍伐山林的时间,不能滥伐林木以致开采过度等。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使万物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才能使国家富裕。“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如圣人般遵循万物的一切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最终实现“事无不事”、“功无不功”,则事物无不按照自身的规律而发展,本来的功效无不按照原有的规律而发挥作用。
五、墨家,以“兼爱节用”书写人对自然敬重珍惜的情怀
墨家具有崇“天志”,顺“天意”的天人观,提倡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墨家说,“天志”表现了天的命令、要求,它要求人们必须按天意行事,上同于天,受制于天,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必将受天之罚。天是尊贵的,又是聪慧的,要尊天敬天,“尊道得民,本察仁义之本,天地之意不可不慎也”。崇“天志”,顺“天意”的目的就是保持天地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有序。
墨家“兼爱”的对象不分等级,不分亲疏,人与人之间可以兼相爱,人与自然亦应是平等互报。墨家提倡爱护身边的树木、水源,感恩上天自然的恩泽,在从自然中索取资源来维持生存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生态责任,实现生态期望与生态责任二者的平衡。
墨家“节用”的原则是“足用则止”,人类生存发展有赖于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维持,如果人类不加节制的无度索取自然资源,必将导致资源枯竭殆尽,人类文明也将不复存在。所以需要节约自然资源,杜绝浪费,在注重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然环境开发的合理度。
墨家“兼爱节用”的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体现了其渴望人与自然生态互利共赢、和谐长存的美好愿景。
六、医家,以“天人相应”表达人与自然和调阴阳的相参
本质上,中医就是优质的生态医学,其“天人相应”的生态理念可以很好地指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自然万物是人类产生的重要条件,天地之气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须建立在与自然界的规律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亦不能脱离自然环境。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人体运行规律与宇宙四季运行规律相统一。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及其“生”、“长”、“收”、“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养生,根据时序的变更、自然节令的运行,进行相应的四季自然养生。春夏之季,自然界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也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应保养体内阳气,不使宣泄太过,否则会使阳气虚损而腹泻腹痛诸证丛生;秋冬之季,自然界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阴气外盛而内虚,故秋冬养阴而不伤精,以顺应来春生气的宣发。
“治未病”思想亦是“天人相应”理念的一种体现。“上工救其萌芽,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中医会在阴阳失衡的病态到来之前或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和调整,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仅如此,“治未病”还贯穿于疾病从萌芽到发生及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在主动地适应自然、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进行养生的同时,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地改造环境,来使机体小生态系统与大生态系统相和谐,以形成生命系统良好的“天人相应”生态平衡、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民族从没有出现人与自然生态恶性对抗的思想和行为,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观念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变的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丰富辩证思维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关注生态问题,从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治理的高度进行生态建设。
一些国家级的重点工程相继出炉,如淮河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工程、长江流域水利工程、北方防护林体系工程等。与此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的积极进行生态治理探索,如河南林县“人造天河”红旗渠、山西昔阳县大寨农地生态系统治理、山东黄县下丁家农地生态系统治理等。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谈到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并叮嘱他:“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体现出他生态资源优化、南北协同发展的思想。
1955年底,毛泽东分别同15个省、市、自治区委书记共同商定了“农业十七条”,绘就了第一个全面规划中国农业发展远景的蓝图。蓝图包括全面规划畜牧、水利、病虫害、绿化、积肥、地方性流行病、“除四害”等涉及生态环境改造的内容。他在考察巡视中特别强调要实施好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平衡,将山、水、林、肥的建设发展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1962年12月10日,毛泽东在天津视察时特别强调,水利、工业都不能冒进,要分步骤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建设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黄河流域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25%得到了控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造林治沙、改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对我国荒山荒地进行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造林指标完成原计划的171.1%,在1952~1957年间全国共造林22710万亩,对林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森林资源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灾荒、医疗资源匮乏、卫生习惯差等原因,环境卫生状况极其恶劣,垃圾污秽成堆,各种传染病大肆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毛泽东提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口号,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这场运动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收效之显著,都是空前的。仅半年里,全国就清除垃圾1500多万吨,疏通渠道28万公里,新建改建厕所490万个,改建水井130万眼,共扑鼠4400多万只,消灭蚊、蝇、蚤共200多万斤,还填平了一大批污水坑塘,并制定了卫生清洁制度,使广大城乡的卫生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了积极作用。
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无论是自己日常生活还是队伍建设,节约朴素都是一贯作风。毛泽东十分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提倡全国要继承传统的节俭美德、反对浪费、坚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而且还倡导在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在节约使用的基础上,探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主动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促进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既缓和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智慧的文化沃土,有着丰裕的文化积淀,同时继承与创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并结合了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形成的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是新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源头,为以后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前提,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追求的一个目标。
(二)第二个时期,是从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想。与此同时,并没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而是倡导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要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并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三种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强调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将科学技术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并应用到生态保护领域,通过科技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快速高效的解决路径。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我国公布了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同时,我国还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为我国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法制保障。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推进“绿化祖国、植树造林”,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倡导保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用“生态良好”进一步解释了可持续发展。推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去发展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等。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发展主要体现在进行科学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提出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和谐与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政治,将生态问题提升到国家政治建设的高度。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健全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第三个时期,是党的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与创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开拓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承接与汲取了中国共产党和历代国家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提出和实践的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基于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寻找中国发展的平衡点,全面系统的对生态进行保护与发展,从而使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生态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视为关系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带领人民建设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建设发展好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是党百年辉煌历史中的重要篇章,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的根本保证。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党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离不开党的坚持法治、厉行法治提供有力法治引领。离不开党的依靠制度、完善体制提供完备治理体系。离不开党的深化改革、优化职能提供坚实组织基础。离不开党的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提供过硬作风保障。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美丽中国建设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借鉴历史的发展经验,指明了生态与文明之间互相影响的密切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关于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体现着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环境达到“文明”的状态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做到“文明”,人类社会的“文明”才能让自然环境更加“生态”。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从一开始对物质的基本追求,逐步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美好的生态环境在人们心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成为令人担忧的重要民生问题。我们需要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理念下,逐步转换生产生活方式,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两者协同共进。同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持续改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四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要认识两者内在的发展规律,改变原来以经济为唯一指标的旧观念,不能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也不能只重视生态而放弃经济发展,而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天然的财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积极探索让绿水青山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生态文明也是为了人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态民生观的重要阐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体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人民情怀。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将减污和降碳的目标有机衔接,通过多措并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格局和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发展模式的大变革,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生活的良好风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是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这种大局观、系统观对于生态问题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统筹考虑、统筹治理,才能从根源上实现生态保护。要统筹好各个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培育健康的生态系统。做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的协调和管理,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八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法律高压线。只有采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整体思路,从源头上制定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杜绝任何碰线行为的发生,才能从制度上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真正保护到祖国的绿水青山。
九是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参与者。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践行和宣传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意识贯穿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汇聚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才能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十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人类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坚强领导下,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大气质量改善速度世界第一,森林资源增长世界之最,人工造林面积全球最大……中国还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坚强领导下,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公约义务,有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治理全球生态问题的宝贵经验财富,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执政理念、优良的执政作风、高超的执政水平的中国之智、中国之志、中国之制、中国之治所展现的执政绩效,也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振了信心、带来了希望之光。中国已成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促进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卓越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人类居住在地球,生存和延续都离不开对于生存环境的依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唯一家园,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相吻合,也是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长期责任。人类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和实施全球前瞻性政策,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动态平衡,才能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倡导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地球生命共同体进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正确主张和行动指南,不仅符合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要求,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方向,为世界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范例,助推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给中国、带给世界的一个历史性贡献,而中国的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路,也必将深远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模式。
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写入执政纲领,勇担千秋生态大计的时代责任;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全面、务实地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举旗者、贡献者。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在思想认识、理念框架、政策支持和机制构建等各个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构建起了中国独特的生态文明之路。
乾坤朗朗,日月昭昭,只有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重要旨归,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指明方向,才能将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引向深入,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才能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化解世界环境危机提供创新性示范,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方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财富、生态文明造福所有人,泽被后世千秋万代。